2015-11-02
2079
遵循这些建议,找到你才思枯竭的原因,寻找自我提升的策略——geek menta lhelp。
Geek Mental Help Week是一系列为期一周的文章、博客、会谈、播客和线上活动,围绕心理健康问题和如何帮助人们。在这里,设计总监Hannah Donovan揭示了一些方法,她以此避免才思枯竭,使自己保持进步。
同样住在我34楼公寓的热带鸟再一次吵醒了我,当然,它住在外面。香港的湿热气候已经包裹了整个清晨,我的手机开始嗡嗡作响。“虽然很不情愿在你工作之余打扰,不过可否请你帮我做一个项目?”
我的长期合作伙伴Matthew Ogle需要一名设计师。但设计师是我好几个月前的身份了。
我才思枯竭了。我去工作,尝试打开创意的水龙头,但什么也出不来。这不是一天两天了,已经持续了许多星期。于是,在临近2011年的几个月前,我辞掉了Last.fm的工作,打包好行李,并不知道即将去向何方。设计——我唯一想到的方向,我唯一赖以谋生的手段——已经干涸枯竭了。
作为“创造者”(无论是设计、开发、产品设计、写作或是其他什么,这些我们谋生的技能),你会发现我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,就是好好保持我们创造力。但现在,我在盯着这条信息好一会儿,脑袋却塞住了,不仅在考虑如何回复,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。
“好啊”,我回复,“什么项目?”
然后我意识到只有一条路可以逃脱困境——继续创作。当然,我也得寻找新的道路,但那也是创作生涯要承担的责任。从那以后,我不仅仅走出了困境,也重新设计了我创作的方式。以下是我所发现的最有用的办法。
如果你在真实媒介上创作,很容易学会应该何时收手。因为如果作品“完成”后你还继续作画,反而会毁了它。这样的错误会耗费大量时间与材料,你不会轻易忘记这点。
但是数字设计在这方面更加包容:有很强的诱惑力促使你不断微调下去。很容易就没有结束的概念。
了结旧事物,才能为新事物开辟空间。在我的观念中,如果你不“完成”一个创意,它就会变得很臃肿。它打破了“产生创意——创作——创意完成”的循环。如果你感觉卡住了,可能是有太多的创意在游荡。
我为粗糙的草图道歉过。设计师身上天生就承载了对美的期望。当然,创意与美在现实中则免不了有许多丑陋。去年我听说Jason Santa Maria在New Adventures中宣称:“创意都倾向于丑陋”——它们鼓励大家参与和协作。
我现在就不会为粗糙而道歉了。我让同事们忽视设计的粗糙,关注核心概念,向他们保证成品会是美好的。
对于任何事情,过早产生高期望会使得项目极度难以启动。它会带来可怕的一张白纸无从下手的感觉。虽然我保留了设计生涯中的所有手绘本,但面对新的手绘本总会感到恐慌。于是我在第一页上信手涂鸦,降低自己的期望。然后翻过去,开始正式工作。
如果不知从何下手,不要担心初次的尝试难看。实际上,就应该怀着它可能会很丑的想法。越快把它画出来,你或你的同事们就能越早想到创意来改善它,你则会更受启发。
有一项常见的误解,认为“创造”是某种魔法般的过程,灵光一闪,创意凭空出现给你启发。这几乎和魔法药粉一样不切实际。
有好几次,我不得不向失望的记者解释,故事剧本并非Matt和我忽然想到了现在这个项目的灵感,我的处境其实是花了超过5年时间沉浸在Last.fm的音乐产业中,实验许多备受争议的创意,然后将它们融入其中。
若想让创意成为一道耀眼的闪电,首先你要使天空黯淡阴郁、耐人寻味。采取某种行动——无论大小都行——把一切都搅动起来。
理应如此,我们的行业非常重视流程——最佳的习惯能帮助我们打造最棒的产品。这些既定模式有时真让人感到厌倦。敏捷开发、长期运行、固定的晨间咖啡等等。这些模式有些无趣,但没关系,创造力还是很有趣,我们需要日常程序来使自己保持状态。
但创意类工作也需要非常规的输入——我们的生活需要惊喜。人们很容易陷入一步步的常规流程,忘了产生意外惊喜的模式。记得上一次你花时间寻找意外惊喜是什么时候吗?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和你的团队一起?常规流程模式与意外惊喜模式都十分重要,每个人在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平衡点。
真正让我对于创造保持兴奋的,正是脱离常规、迈出这创意的一步,这胜过其他一切。尽管我从事全职工作,我也会做许多副业。比如印刷品设计,我接触这个媒介尚不满六年。
这些项目与我的主线工作没有什么关系,当然,也正是这种“不相干”的媒介让我再次对工作充满激情。尝试运用自己的技能,切换到另一种模式或语言中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
虽然这些技巧帮助我走出低谷,但什么样的环境最容易引发这个问题呢?科技行业——特别是创业公司——最容易产生这种对创造力有害的环境。
当然,很明显的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是一个原因。但对我产生最大的负面影响的因素,是我自认为在为自己工作,但实则不然,然后会逐渐屈从于这种同质化的科技行业文化。
不像在创意机构中工作,在那里人人都知道他们在为别人而创造,创业心态会让人对这一点视而不见。只要人们在用你的产品,你就是在为别人而创造。或许你对自己的事业激情满满,但责任使得你无法遵从于自己的异想天开。你还是需要纯粹的个人项目和副业。
我工作中的同质化文化扼杀了我许多的个人表达(比方说时尚,一项重要的个人视觉输入),我反而让自己去适应它。如此回应或许是我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了。自我表达能激发自己灵感,灵感又促使我想要表达。我扼杀了一条良性循环道路。
如果这些听起来都似曾相识,要仔细想想你究竟在为谁而创造;拥抱行业中的多样化;整理那些能够避免和克服才思枯竭的技巧,分享出来。若非如此,我们则无法帮助到别人。
关注我们: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:zomsky1688,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。
关键词:广州网站设计,广州网站建设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