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8-03
3254
主题为“滋养地球,生命能源”的2015米兰世博会于5月1日正式开幕。此次世博会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机构参展,总共建设约80个展馆,其中有包括中国馆在内的53个自建馆,创下世博会历史纪录。
2015年米兰世博会将于5月1号到10月31号举办,为期184天,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,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,共有145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和13个非政府组织参展,预计将吸引全球各地的两千万观众。
这次世博会的中国馆技压群芳,炫酷到爆,成为镇场花魁!
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“希望的田野,生命的源泉”为主题,这是世博会历史上,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境外世博会中亮相,并以占地4590平米成为除德国馆以外的最大国家馆。也是中国首次在国外参加世博会自建馆,是本届米兰世博会上拥有展馆最多的国家。
中国国家馆外观如希望田野上的“麦浪”,设计靓丽清新,大气稳重;中国馆吉祥物“和和”、“梦梦”紧扣主题,可爱友善。
其中文名字为单字“和”。“和”由“禾”和“口”组合而成。
“禾”代表水稻,延伸意义为粮食;
“口”代表饮食,延伸意义为人口。
借鉴中国传统民间艺术“大阿福”的典型形象,身躯源自“和”字中的“口”字,手拿体现“禾”字的稻谷,形象具有积极、友善、乐观的精神,吉祥物寓意不仅紧扣世博会主题,也与中国馆主题相吻合。
之所以像麦浪,原因很简单,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,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心地之一,拥有灿烂而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。
屋顶局部形态
很显然,中国馆这次的画风,跟上海世博会时候的“中国之冠”差别太大,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。
中国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辨识度的结构和形态,结合现代技术,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形象。
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覆盖,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,将折射出金色的光彩。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,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,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,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,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,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。
中国馆前区景观,是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所构成广义的“田野”。在这片“田野”中,有取材于北京先农坛祭坛形制的舞台;有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故宫红墙,作为舞台背景,并结合LED屏向世人传递中国农业文明的信息。
主通道被勾勒成江河的形态,引导参观者去探究中国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;在“江河”的两岸,是生机勃勃的农田;穿插在农田中的疏散通道,似北京胡同,象征中国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。
观众的入口与出口分设在场地的东南侧和西南侧,形成最短距离的参观流线,完整紧凑,一气呵成。
等候区植入建筑空间内部,为等候的观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。
就餐区出入口设在场地东西两侧的北部,方便了不同方向来就餐的人流。
由于采用了全开放式空间设计,使室内植物、意向农作物装置与室外景观植物有机连接,形成辽阔的田野景观。
利用农作物装置的高度,划分出各展区与各功能区,又最大限度保持空间的通透性,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一望无际的田野景观。
观众在田野中参观,感受中国的农业文明;在田野中品尝中国美食,体验中国的农耕生活;在田野中选购中国纪念品,带走深刻的中国记忆。
展陈区域由五大部分组成,主题分别为:序、天、人、地、和。
等候区为 序厅
通过液晶视频技术,了解中国农业文明、饮食文化,以及中国馆设计的总体思想。
第一主题展区看中国的“天”
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始终坚持对天、对自然的敬畏。24节气汇集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,以及顺应自然求发展的智慧,使质朴的农民可以以最便捷的方式因循天的规律。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柔光LED屏虚拟天空装置,形成24节气中的典型气象环境。
第二主题展区看中国的“人”
中国人的智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,从水稻种植、养蚕缫丝,到生态农业;从顺天时量地利、精耕细作,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;从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、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,到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;从井田制、耕田制,到惠农政策;从叶芽化为茶叶、大豆转为豆腐,到东西南北八大菜系,中国人的智慧与文化流动于天地间。通过全息投影技术、透明成像装置、LED光纤技术,将影响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人和事,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天地之间。
第三主题展区看中国的“地”
中国的“田野”博大广袤,山川高峻秀丽,万物繁荣生机。春有茶花的烂漫,夏有蜂蝶的翩跹;秋有丰收的欢歌,冬有白雪的蓄积。
沿田野中的路径漫步至二层平台,空间豁然开阔,由全彩色的LED像素点共同构成的一幅巨大的麦田画面,展示华夏大地山川河流地貌的多样性。
影像厅领悟中国的“和”
“和”的思想自古有之,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倡导“和为贵”。经过不断丰富完善,“和”的思想中既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,又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,“天、地、人和”成为经过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。
关注我们: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:zomsky1688,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。
下一篇:纪念碑谷团队谈设计:为孩子而设计